#2 談3個1讓自己變好

讓自己變好的三個一
《大衛》是個80年代的菜市場名,所以進到了純粹做菜市場;《說故事》是因為客戶將發現故事團隊叫成了說故事團隊,因此我覺得突然被賦予了說故事的使命,從會議到日常,大衛打算一直說故事到2024年底。故事開始………
【有1個提議很不錯】
-他堅持 feat.我堅持還記得當初第一次面對某夜市的自治會,跟我說以前都是這樣比較簡單,看要不要照舊。正常新人大概就是說好,但我天生反骨堅持跟他說,既然你都做那麼多次都一樣,要不要試試看我說的?然後,我就失敗了(活動成功but流程失敗)…沒錯,錯誤的過程遠比順著成功來得難以選擇,不論這個決定是否真的能變很好,重點是找到可能的機會,並且找到願意跟你一起合作的夥伴,那麼你就會愈來愈習慣嘗試各種可能,最後一定可以慢慢看到成功的條件。
【爭取1次表演的機會】-人生E型人格路起點「我不知道你會模仿李登輝,超好笑的」在大二的一節語文表達課,我毫無恥度的在200人前面模仿,本想著丟臉卻意外獲得好評,進而變成系學會活動長,每次的會議或上課分組我總試著站在第一排表現,漸漸的不喜歡躲在教室最後一排,直到聽完掌聲我才打算下來。或許你在意朋友或同事間的恥度不敢表現,但哪怕就是那一次開啟你的E型人格也很有可能!
【生氣也是1個好辦法】-偶而就該不一樣
「人生第一次摔筆,換來別人主動道歉」離開純粹第一年轉換一家公司被年輕的同事以輕佻的態度愛理不睬(因為去不到一個月又是空降),下意識將筆甩了出去就出門,沒想到效果出奇得好。從這件事裡我認知到,有時候一成不變的習慣會讓自己變成故步自封的井蛙,時時提醒自己要走不一樣的路回家、試看看不同人的意見、做一次沒有嘗試過的事、面對一下沒有把握的問題,這裡就會有轉彎的空間出來,就像突然生氣的我,讓別人一下無法應變,而我則多了一點餘裕想下一步,然後就把握時間做決定。

